首页  /  媒体中心  /  新闻资讯

团结奋斗 开创新局——致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员的公开信

2024-05-05  浏览人数:2

实际上,我们每个人都处在选择之中,并且总会选择自己认为最舒适的状态。面对社会组织,我们也有两条路可走:一条是按部就班做工作,别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,结果可能就是平平常常、平平淡淡;另一条是积极进取、改革创新,争取做一些新事、大事,结果可能就会与众不同。我想,我们应该选择后者。按照这样的思路,我有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。

第一,我们要成为有用角色。人生只要有问题,社会组织就有机会;社会只要有问题,社会组织就有机会。所以,从一开始,社会组织的“战场”就很多。

在国外,社会组织被称为第三部门,这是相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。政府的作用在于管理,确保社会的秩序;企业的作用在于支撑,使人们获得发展的条件;社会组织的作用在于帮助,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社会组织是人类进步的旗帜,宗教、政党、社团这些社会组织对于人类的意义很重要。政府和企业不好做、不能做的事情很多,社会组织的事业一定很大!

大家都知道,联合国是目前最大的社会组织,它的存在对于世界具有颠覆意义。联合国虽然还不完美,但没有人否定其价值,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中国的社会组织很有特色。党和政府需要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,社会需要社会组织的资金和服务。同时,社会组织必须受到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监管,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状态。

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的产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而是几经周折的。从时间上看,经历了较长时间。从2022年就开始谋划,2023年11月才完成正式换届选举。从名称上看,实施了重大调整。将最初的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研究会进行改造,确定为党建联合会。从成员上看,发生了重大变化。现在发展的会员都具有一定代表性,也有一定先进性。从工作上看,进行了重新规划。我们将理论研究的任务减少了,将党建平台的作用扩大了。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,党建联合会寄托着我们的理想。

党建联合会已经诞生,先天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推动力。对于会员和社会,我们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,我们要成为大家真正的需要。放眼看去,哪个社会组织没有刺痛点?哪个社会组织没有新需求?既然大家都有期待和希望,又都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梦想,那么党建联合会就要尽其所能,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光和热。

社会组织的确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好形式!社会组织的力量集中体现在“志同道合”四个字上。我们确定社会组织作为“为他人、为行业、为社会、为国家”作贡献的初衷是非常正确的。当前,社会组织还比较弱小,但我相信,迟早有一天它会逐渐变强,可以更多展示这种组织形态的力量和价值。社会组织能不能实现飞跃,不仅要看我们自己准备做什么,更要看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,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根本。将来我们能否有作为、有成就,一定取决于我们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!

第二,我们要克服固有困难。整体上看,现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,这是与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相适应的,我们还远没有超越这个阶段。我总结,北京社会组织普遍存在十大问题。

一是基础浅。很多社会组织在成立时是比较简单的,缺乏全面深入细致论证,有时就是几个人商议一下,有资金、有场地就成立了。当然,多数还是觉得必要性很大才成立的,但也有一些社会组织是看到别人成立了,自己也想拥有一个。有些社会组织是真有想法,有的则是没有真正想明白。

二是业务散。从登记证书上的内容最能看出来,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普遍存在繁多、庞杂、雷同、模糊的现象,在业务上没有体现专、精、新、实的特征。大家都追求范围越大越好,我很少看到只有一项业务的社会组织。当然,写在证书上是一回事,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。但很可惜,不少社会组织做起事情来也缺乏主题,“羊吃碰头草”,遇到什么事做什么事,没有规划性。做事太多,对于不少社会组织来说反而不是好事。

三是资金少。绝大多数社会组织是按照规定注册资金的下限把握的,3万元到10万元的居多,除了基金会,原始资金超过100万元的极少。当然,在资金上并非越多越好,但资金是做事的基础,没有资金什么也做不了、更做不好。在实际工作中,多数社会组织是缺钱的,而且长期缺钱,这是可叹的。

四是项目老。总体上讲,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主要集中在扶贫、环保、教育、医疗四大领域,没有多少能够跳出这个范围。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后,还有一些新成立的社会组织把扶贫济困作为重要业务。将主要精力放在助力基础研究、科技前沿方面的社会组织还不多。

五是管理乱。我敢肯定,一半多的社会组织在内部治理、内控制度等方面是存在缺失的。国家有关社会组织的文件有几百个,完全按照文件要求并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的寥寥无几。社会组织发生各种各样的纠纷矛盾,主要根源就在于没有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。

六是人手缺。全市社会组织的员工平均只有10人左右,这还包括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内。如果只是社会团体,员工平均人数只有5人。没有人,什么事情也做不了。专职人员少,兼职人员也不多。这既是社会组织的弱项,更是社会组织的问题。虽然我们不一定像企业那样达到几百人几千人,但至少我们应该像研究机构那样拥有十几人或几十人。

七是能力低。现在,社会组织拥有博士、硕士学历专职人员的能有多少?能占多大比例?虽然学历不是唯一指标,却足以说明问题,说明社会组织对于人才的吸引力。如果我们不能把年轻人、不能把高素质的人凝聚到社会组织队伍中来,那么社会组织的前途将是渺茫的,甚至没有大前途。

八是影响弱。目前,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还不多,一个地方、一个行业有大事时,一般也很难想到社会组织。全国有影响的社会组织应该出在北京!在这方面,我们社会组织需要为国家着想,当国家需要的时候,我们应该能够冲得上去。就应有的作用和影响来说,我们做得远远不够。

九是生存难。近些年,北京社会组织每年成立的数量在下降,每年注销的数量在上升。没有人员、没有资金、没有项目、没有活动,成为许多社会组织生存困难的重要原因。2022年一年就梳理出1000多个“僵尸型”社会组织,占到全市社会组织总数的十分之一。社会组织开展不了活动,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。

十是志向小。社会组织的愿景普遍比较宏大,但这些只停留在最初阶段和口头上。经营一段时间后,有些社会组织便只顾眼前,成为百年老店的想法逐渐淡薄。社会组织被短期行为左右,很少具有长久发展意识,这是社会组织难有大作为的关键。

这十点是社会组织的问题。同时,社会组织仍然处于孤军奋战状态,单打独斗、互不往来。很多社会组织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,但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约,他们有力用不上、有劲使不出。这种状况不能持续下去了,急需做出大的改变!

第三,我们要明确工作目标。在2023年11月的我们的换届大会上,我提出要走好“六条路”,即党建之路、研究之路、服务之路、联合之路、创新之路、安全之路。这是我们前进的主要方向,也是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。

党建联合会的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“全市社会组织团结起来,做大事!”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党建引领下,通过搭建务实合作平台,整合多方资源,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,形成北京社会组织党建新模式。

一是自我帮扶。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是有限的,不可能是无限的,我们不能指望政府在鼓励方面再有多大的力度、多快的速度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靠自身努力来获得发展。党建联合会的基本定位就是体制内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媒介,作为联合会会员,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,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党建联合会。党建联合会实施自救、回应诉求,将成为最基本、最常规的工作内容。

二是自我统筹。这两年,我有意识地调研过社会组织整合情况,通过与各方面人员接触,感觉多数社会组织可以独立承担单独项目,但全局视野和整体观念普遍不足。其中,特别缺乏有号召力的组织。有些综合类的社会组织可以做具体事务,却难以发挥凝聚作用,更谈不到权威性。党建联合会的第一职责就是以党建之名行统筹之实,整合资源、服务会员,提质升级、整体发展。在运行一段时间后,所有会员将逐步形成一体,形成共进共退的局面。

三是自我发展。社会组织属于比较独特的组织形态,通行的工作模式还没有完全定型。我们党建联合会正是要通过探索和实践,争取形成成熟的东西,为北京社会组织建设提供样本。今后,党建联合会一定要成为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实验点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经验。

党建联合会将努力营造4个基础场景。一是成为创意库,采取独创思路服务社会组织,产生先进的理论成果,用以指导会员发展;二是成为设计所,设计新的发展方向、前进路径、努力内容、整体模式,为会员提供出路;三是成为组装厂,整合人才、场地、资金、设备、制度等,为各种各样的需求创造条件;四是成为发射塔,定期开展活动,实施信息发布,让全社会了解社会组织的真实消息,让全社会知道我们的积极作为。

第四,我们要开展实际工作。党建联合会是一个想做事的组织。在章程修订中,我们已将业务范围作了扩充,今后开展的工作肯定都在这些业务范围之内。同时,我们还要搞好自身建设,只有内外结合,工作才有起色。

第一件事:发布公开倡议。现在,社会组织自身存在问题比较多。每年,市民政局立案的社会组织案件都有500多个,这些案件涉及的内容,大多是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。经过对问题的分析,我们发现其中很多问题,是因为缺少意识、缺乏提醒所致。所以,我们有必要以党建联合会名义向全体会员发布“党建引领北京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倡议书”,向社会公开作出十项承诺。这十项承诺比较全面、具体、生动、实用,既是社会组织应该做到的,又是社会组织容易违反的;既是我们党建联合会应该做到的,又是所有社会组织都应该做到的;既是当下应该做到的,又是将来长期应该做到的。主动发布公开承诺,是社会组织自律意识的体现。

第二件事:建立清单制度。这是早应该做而一直没有做的事情。会员真正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,必须成为党建联合会关注的重点。在这方面,我们表面了解的多,深入了解的少。一方面,社会组织都有各自的具体困难;另一方面,社会组织也都有各自的独特优势。通过调研座谈,通过填写《困难清单》和《资源清单》,既掌握大家9个方面的需求,也掌握大家9个方面的长处。一旦这些资源和特长集中起来,我们就可以打一些大仗。

第三件事:实施匹配行动。我们将树立“没钱也办事”理念,在软性资源方面为大家提供服务。由于党建联合会还处于初创期,物质基础比较薄弱,在这种情况下为会员服务,就先做一些不需要资金投入的事项。为此,我们将设置党务顾问(党建指导员)、法务顾问(律师)、财务顾问(会计)、医务顾问(心理医师)、义务顾问(志愿者)等,根据实际情况,为大家提供“一年、两项、免费”服务。具体配备哪种顾问,大家可以从中任选。

第四件事:创建活动中心。在适宜地方,我们将选择基础条件好、具有代表性、能够提供良好服务的会员单位建立党建联合会的活动中心,并进行挂牌。活动中心成立后,将作为党建联合会的重要阵地,承担党建联合会交办的有关任务,以党建联合会名义开展相关活动,优先得到党建联合会的指导和帮助。在运行一段时间后,我们制定《活动中心管理办法》,使这项工作规范起来。

第五件事:实行前置调处。在党建联合会内部,我们将设立自治委员会,动用各方面力量,采取各种方式,为会员排忧解难。当社会组织出现矛盾纠纷难以自行解决时,在信访、举报、诉讼等之前,可以向党建联合会救助。如果联合会解决不了,再由社会组织选择其他解决方式。党建联合会应成为解决社会组织矛盾和问题的第一关。党建联合会解决问题,主要用法规、用智慧、用情感。以党建之名进行矛盾调处,将党建引领、遵章守纪、内部治理、诚信建设有机统一,操作起来名正言顺,并且特色鲜明。

第六件事:定期召开联会。所谓“联会”,就是由党建联合会主导的、以发挥会员特长优势和解决会员困难问题为主要目标的、定期召开的专题会议。一般情况下,联会由党建联合会会长主持,每次邀请5家左右会员,整合各类资源,协调各方关系,针对会员需求,研究提出解决之道。通过会员间的排列组合,实现多方面联合与互动,最终达到互帮互助效果。每次联会后,形成会议纪要。我们希望,联会可以成为会员开展业务的重大机遇,努力帮助会员最广泛地实现自身价值。今后,每个会员都能以参加联会为荣,并在联会中得到特殊收获。

当然,除了以上这几项工作外,我们还有其他工作,在适当的时候再向大家通报。

第五,我们要有些重要想法。一切大事,都是先有理想才有奋斗。阐述党建联合会的目标方向,无非是我们主动地溯本求源,无非想对党建联合会进行不断改造。从内心讲,我们将党建联合会定位于北京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支点,在将来的一些重要事务中发出声音、发挥影响。为此,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。

一要紧跟党委政府。社会组织是“一手托两家”的组织,一边是党委和政府,一边是企业和社会。这种特性要求,社会组织必须跟着市委市政府的步伐走,这是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意识。因此,社会组织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来定方向、定目标、定项目。社会组织要帮助政府来规范会员行为,保障会员不出事,不给政府添麻烦。正是因为我们党建联合会始终跟着党委政府,所以,大家不用担心我们会出现政治性、方向性问题,这也是我们党建联合会有保障的地方。

二要做到有为有位。我们不能仅仅靠优惠政策过日子,更不能给政府增加困难,而是要为党做贡献、为民做好事。现在,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仍有待改善,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也会越来越有限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要实行自救救人,我们要自己出主意想办法、出人出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,使我们获得自身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
三要实施党建引领。现实中,一些党组织不是用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开展,而是用业务成绩来保障党建工作,这就把工作做反了。不可否认,现在社会组织的党建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,还缺少具体的抓手,形式主义的东西依然存在。有人讲: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缺少“魂”。解决这些问题,必须正本清源,必须因需设计,必须务实管用,必须因势利导。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并不难,用心而已!当党建与大家的需要结合起来,当党建与健康、与兴趣、与经营结合起来了,党建就做到位了。

四要强化造血功能。企业永远是缺钱的,个人永远是缺钱的。有这种情况存在,社会组织就有用武之地。我们可以无偿提供资金资助,但被资助者也应该提供相应的免费服务。这样,我们的社会组织就可以无所不包,就可以为任何人提供任何帮助。我们赞助困难学生,要同时签订协议,要求被资助的学生工作后开展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。实施其他项目时,也同时提出类似要求。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,增强了我们的造血功能,也有利于更多地实施公益项目。

五要坚守初心情怀。社会组织不是营利组织,没有高尚的情怀很难做好。很多社会组织专职人员的薪酬只有四、五千元,有的甚至所有工作人员全部义务工作。在这方面,我们要承认大家的情怀,并且要尊重和保护这种情怀。社会组织并不是一个挣钱的地方,更不是一个发财的地方,但绝对是一个干事的地方,是一个可以“得到”的地方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过多消耗这种宝贵的情怀,在可能的情况下,要将这种情怀“变现”,坚持好人有好报。做好事的回报多了,影响和带动效法的人才能越来越多。

总之,我们党建联合会只是全市社会组织数量的万分之一,是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的百万分之一,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会选择按部就班。因为,我们身在北京,尽享首都之利。我们从事党建,担当的是中国第一职业的特别光荣,承担的是引领一切的最高重任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坚守定力、勇毅前行,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的工作一定会进入一个新阶段、会呈现一种新气象、会形成一个新局面。


(内容来源: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长 赵学刚)


返回列表